好书推荐
爱阅读之人,喜欢顺着墨迹延展的方向,体会书里描写的人生。
那字里行间传递的思想,能让人领悟到不一样的人生。
好的书籍,一定凝聚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能让人与作者同频共振,得到启发,从中受益,与之共鸣。
一、《耳光响亮》
作者:东西
索书号:I247.57/1240
馆藏地:图书馆二楼综合阅览室
茅盾文学奖得主东西代表作品“后现代”式黑色幽默,本土化的“嬉皮”小说。
创作于1996年,是东西的经典长篇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七八十年代的城镇生活为背景,以牛翠柏的视角讲述了“父亲死亡”后,一家人的命运遭际。小说写出了60年生人在“精神父亲”消失后的迷茫、惘然与成长,真实再现了60年代生人的精神启蒙过程。该小说入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被改编为电视剧《响亮》及电影《姐姐词典》,其中蒋勤勤因扮演牛红梅一角而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二、《霞满天》
作者:王蒙
索书号:I247.57/1241
馆藏地:图书馆二楼综合阅览室
本书收录了王蒙最新的两部作品《霞满天》《生死恋》。《霞满天》被誉为“短篇《红楼梦》”:76岁的蔡霞教授住进养老院,这位具有特殊气质的知识女性,经历人生的极致打击,却依旧保持高贵得人格,小说延续了王蒙小说一贯的对人最深层的精神的探讨,塑造了蔡霞这样一位知识女性,她在青年、中年和老年时代接连遭遇家庭和婚姻的不幸,重拾行李,毅然前行。
《生死恋》讲述北京普通宅院里,顿家和苏家半个世纪的不解情缘,从北京胡同的院子到世界,连接着革命年代、建设时期、改革开放的中国。
三、《第七天》
作者:余华
索书号:I247.57/1251
馆藏地:图书馆二楼综合阅览室
《第七天》是著名作家余华的力作,这部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普通人在死后七天里的灵魂旅程。主人公杨飞在死后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既非天堂也非地狱的中间世界,他开始回望自己的一生,并在这一过程中遇见了其他逝者的魂魄,他们的故事交织出当代社会的种种面貌:亲情的疏离、爱情的遗憾、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温暖并存。
通过杨飞的眼睛,读者见证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悲剧、底层人民的生活艰辛、媒体的道德困境以及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情感纠葛。《第七天》以其超现实的手法探讨了生与死、爱与恨、公正与不公等深刻主题,反映了作者对当下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恩考和人文关怀,引人深思,是一部兼具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的作品。
排版、制作|图书馆 韩鑫宇